视功能是如何检查的?意义是啥?
视功能检查是评估眼睛综合视觉能力的系列检查,涵盖从基础感知到双眼协同、调节集合等多维度,核心目的是发现 “视力正常但用眼不适” 的潜在问题(如视疲劳、双眼不协调)。主要项目可分为以下几类:
一、基础视觉感知功能检查
(评估 “能否看到、看清、分辨细节” 的基本能力)
远 / 近视力检查
远视力:通过国际标准视力表(如 E 字表)、对数视力表,评估 5 米距离的分辨能力(正常≥1.0);
近视力:通过 Jaeger 表(J1-J10),评估 33cm 近距离的阅读能力,反映调节初始状态。
视野检查
评估眼睛固定注视时,周边视野的范围(如中心视野、周边视野是否缺损);
常用方法: confrontation 视野检查(粗略筛查)、自动视野计(精确测量,用于青光眼等疾病排查)。
色觉检查
评估对颜色的分辨能力,常用假同色图(如石原氏色盲本),筛查红绿色盲、色弱等。
对比敏感度检查
评估眼睛分辨不同明暗对比度物体的能力(比视力更敏感,反映视觉质量);
常用仪器:对比敏感度仪,通过不同空间频率的条纹图案测量(如夜间驾驶、阴天视物困难时需查)。
二、双眼视功能检查
(评估双眼协同工作能力,核心是 “能否同时看、融合成一个像、感知立体”)
同时视检查
目的:判断双眼是否能同时感知图像(排除单眼抑制,即一只眼 “不工作”);
方法:Worth 4 dot 试验(通过红绿眼镜看 4 个光点,正常看到 4 个,单眼抑制时看到 2 或 3 个)、同视机(主观感知双眼同时成像的能力)。
融合视检查
目的:评估双眼将略有差异的图像融合为一个完整图像的能力(避免复视);
方法:
棱镜分离法(用棱镜使双眼看到的图像分离,观察能否融合);
同视机融合画片(通过调整融合范围,测量融合储备力,即眼睛能承受的最大分离量)。
立体视检查
目的:评估感知物体三维空间位置的能力(与深度觉直接相关);
方法:立体视觉检查图(如 Titmus 立体图、Randot 立体图,通过偏振眼镜看视标,判断立体视锐度,正常≤60 弧秒)。
三、调节功能检查
(评估眼睛 “调焦” 能力,尤其与近距离用眼相关,是视疲劳的核心检查)
调节幅度(AMP)
定义:眼睛能产生的最大调节力(即看近时能聚焦的最近距离);
方法:
移近法:让视标从远向近移动,直到模糊,记录最近清晰距离,换算为屈光度(正常范围:15-50 岁约 10-2D,随年龄下降);
负镜片法:通过增加负镜片,测量能代偿的最大度数。
调节灵敏度
定义:眼睛快速切换远 / 近焦点的能力(反映调节的灵活性);
方法:翻转拍(±2.00D 镜片快速切换,患者看近视力表,记录 1 分钟内清晰切换的次数,正常≥8 次 / 分钟,低于则提示调节迟缓)。
调节滞后 / 超前
定义:看近时,实际调节力与 “需要的调节力” 的差值(滞后:调节不足;超前:调节过度);
方法:MEM 动态检影(看近时检影,观察影动判断;或用综合验光仪测量,正常滞后约 + 0.25~+0.50D,过高易导致视疲劳或近视进展)。
相对调节
包括正相对调节(PRA,能放松的最大调节力)和负相对调节(NRA,能增加的最大调节力),反映调节储备,与近距离用眼耐力相关。
四、集合功能检查
(评估双眼看近时向内转动的协同能力,与调节功能紧密联动)
集合近点(NPC)
定义:双眼能保持融合时,视标能靠近的最近距离(过远提示集合不足);
方法:视标从远向鼻尖移动,直到出现复视或一眼偏离,记录距离(正常≤10cm,≥15cm 为异常)。
隐斜检查
评估双眼在自然状态下的潜在偏斜(显性斜视是 “看得见的偏斜”,隐斜是 “控制住的偏斜”);
方法:遮盖 - 去遮盖试验、马氏杆(测量水平 / 垂直隐斜量)、Von Graefe 法(综合验光仪中定量测量)。
融像性集合范围
评估双眼对抗偏斜、维持融合的能力(包括辐辏储备和分开储备);
方法:用棱镜逐渐增加度数,直到患者报告复视,记录能承受的最大棱镜度(如近距离水平融像范围正常≥25△BO)。
AC/A 比值
调节性集合与调节的比值(即每 1D 调节伴随的集合量),反映调节与集合的联动关系(异常易导致视疲劳);
方法:梯度法(通过镜片改变调节,测量集合变化)或计算法(根据远 / 近隐斜量计算),正常范围 3-5△/D。
五、眼球运动功能检查
(评估眼睛追踪、扫视物体的准确性和协调性)
追随运动
观察眼睛跟随缓慢移动目标(如笔尖)的能力,判断是否平稳、协调(异常表现为眼球震颤、运动中断)。
扫视运动
评估眼睛快速从一个目标跳到另一个目标的能力(如阅读时换行),通过交替注视两点,观察速度和准确性(异常易导致阅读跳行、漏字)。
总结
视功能检查并非单一项目,而是通过多维度评估,揭示 “视力正常但用眼不适” 的根源(如调节不足、集合异常、双眼融合差等)。在视疲劳干预、近视防控、弱视治疗、双眼视异常矫正中,这些检查是制定个性化方案的核心依据(如针对性视觉训练、棱镜矫正、调节功能优化等)。
下一篇:没有了